或许大家觉得,夫妻相处模式是无定式的,一切随心就好。我们常常看到一方无比宠溺,另一方乐享其成的画面;也常常见着两人独立自由,共同进步;又或者是看着二人忠于玩乐,互不理解,其实,不同的夫妻相处模式会带来不同的婚姻关系。如果想让婚姻保持新鲜感,其实,夫妻之间的相处模式也是随着结婚的时间、距离、经济状态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长变长新,才可能让婚姻有新鲜感。
成人、父母、儿童理论由伯恩交往分析理论发展而来,这里的成人、父母、儿童指的是夫妻二人在婚姻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据双方角色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成人对成人的夫妻相处模式。
这可以说是最健康的交往模式,在这种交往模式下,丈夫与妻子作为成人都保持各自的人格独立,对于对方的事不会过多干涉,给予双方足够的婚后自由。这种相处模式的夫妻懂得各自有边界,夫妻感情一般都经营的比较好。
这种夫妻不会过分地宠溺对方,但是也不会不负责任地当甩手掌柜,婚姻在夫妻又方的眼里就是生活的添加剂,有了就是润色,没有也不强求,在成人对成人的夫妻相处模式下,两个人的亲密关系逐渐会得到提升,遇到困难一起解决,快乐的事一起分享。能够真正做到这种相处模式的夫妻真的不是很多。
第二种,父母对孩子的相处模式。
这种模式略微带点儿病态了,通常表现为母子或是父女两种。就以父女来举个例子,在此之中,妻子扮演女儿的角色,期望得到来自丈夫的无限关心与爱,而丈夫也乐于扮演父亲的角色,给予妻子无限宠溺。
就这样,幸福快乐地相处了一阵子,但时间一久,妻子扮演的孩子内心的自我与依赖会让丈夫感到疲惫,继而想改变两人的相处方式,可是妻子没有意识到,这样婚姻就出现了危机,妻子会觉得丈夫变了,不爱自己了,而丈夫会觉得妻子太幼稚。
也有一种是妻子扮演母亲的角色,丈夫扮成儿子的角色,做妈的不断地管儿子,晚上回家晚了,要打电话,早上起床要做妈的不断催促。一开始男人还享受这种妈妈的伺候,等到做妈的管得太多时,男人就会感受被控制,会产生厌烦。这种夫妻相外时间一久,就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最后,男人会想到逃跑——出轨。在我们的会员中,这两种相处模式的婚姻都存在。
第三种,儿童对儿童的夫妻相处模式。
这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交往方式。显而易见两个孩子之间相处,能不冲动,能不意气用事么?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以自我为中心,不对自己负责,更不对对方负责,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未来堪忧。我们会员中的一对夫妻,两个小年轻,生理年纪到了可以结婚的地步了,心理年龄就是两个孩子。做妻子的就想男生陪着自己,哄哄自己,但男生玩性很重,每天对着电脑玩游戏,女生以他玩游戏不好为名,管男生,不让他玩游戏 ,男生不服管,女生生气打碎了电脑屏幕,男生竟然拿了刀追砍女生,这叫简直是一场大战了。
比如现在有一颗糖,一位家长和一个孩子同时想要,显然孩子开心地得到了糖果,说的是第二种夫妻相处模式;换做是两个大人呢,也许会互相谦让,或是一同分享,第一种成人对成人型,健康的相处模式;如果是两个孩子同时想要,估计会是一番恶战,谁也不让谁,这就是第三种经典型的儿童对儿童型。
快速脱单添加微信,朋友圈每天分享脱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