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做宅,而宅好像就跟无女朋友无缘了,比如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
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给你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好了,你开始废了。”
之前的我并不相信人会这么轻易地堕落,直到身边很多后台留言出现了不止一个真实的例子。
而我自己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见到了许久没见的H。
学生时代清瘦的少年模样,如今竟发福得如同中年油腻大叔。
和他聊天后我才知道,毕业之后的他辗转换了几次工作,却仍无法适应上班生活。
后来干脆辞职回家,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加上一点网络兼职的收入度日。
在家宅了一年多的他,很少走出家门,成天日夜颠倒、通宵打游戏、无节制地吃各种垃圾食品。
也许是因为长期缺少社交生活,我们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总有些许呆滞,似乎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理解,我问他现在有另外一半了吗,他半天反应过来摇了摇头,跟我说:“现在一个人挺好的。”
因此我开始真正相信:低质量的长期宅家生活,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
就好像我已经说你不敢搭讪也是因为人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中待着。而这种舒适区一旦建立,你就会变得无比依赖,慢慢地爱上周围的墙,恋上舒适的小屋,从而不愿意飞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这样更别说女朋友,连沟通都成为一个问题变成恶性循环。
而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心理学效应里,有个叫“花盆效应”,就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待久了,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就好像很多人结婚那么多年,有很多毛病,但是也那么凑活了,特别是那种恋爱经历比较多的女人最为明显,为什么呢,她们说怕麻烦,还需要重新,聊天,约会,吃饭,看电影,然后做后面的事情。
有部分人对现状心满意足,日复一日地去做着同样的事情,不再将时间花在提升自己,那么你的成长见识,将永远停留在原来的那块区域里。
另外经常看见有人说老了,其实一个人老去的标志,绝不是老成稳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尝试,不肯再容许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
当你停止了学习、固步自封,将自己囚禁在得过且过的牢笼中,那么你已经朝平庸迈进了一大步。
前几天坐车,旁边的位置坐了一位穿着高中校服的男生。
他的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教科书,眼睛却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他戴着耳机,在看抖音视频里的宅男女神跳手指舞;
当我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下车的时候,终于看到他不再刷短视频了——他点开了王者荣耀的图标。
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获得短期的快感太容易了。
十几秒可以刷完一个短视频,二十分钟可以打完一把游戏,一小时可以看完半本爽文。微博段子张口就来,明星八卦关注得比谁都多,网红的名字如数家珍。
学习?不存在的。
顶多看几篇教你如何“短期内迅速提升自己”的碎片化文章,打完鸡血后依然浑浑噩噩,沉溺于感官娱乐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问对方你关注我们多久他说半天,半年都没有成长,但是你要知道,很多时候不是你看完就看完你需要行动起来。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二,便是沉溺于短期快感之中,不再做长期投入。
玩游戏、刷视频、看爽文,这些是顺应人性的,因为它们有及时反馈的机制。
你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快感,哪怕这种快感是虚拟的、易逝的。
对比之下,学习、健身、提升工作技能,这些都需要漫长的反馈周期。
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才能看到回报,远不如刷小视频、打游戏来得有意思。太多人为了逃避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就好像我们的惯例,很多人不思考拿来就用,那么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你不再制定计划,而是一次又一次放纵自己沉溺于即时快感和虚拟的成就感中,你离废掉就不远了。很多人只看表面的问题,从来不去思考为什么。
本来男性的思维就是结果为导向的,举个例子很多时候有人说,我昨天跟他大吵一架,然后对方说分手,怎么弄都不回来了,再比如女生说病了很多人思考我改怎么去安慰。
其实很多时候思维方向错误,就拿对方生病来说,你任何安慰的词汇都是跟你的目的看似一致其实完全不一致,你是想通过你的安慰来让对方对你产生感觉,表面看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你想过这个形式是错误。
在这件事情的层面上产生吸引,主要的目的是,拉升你们的关系,那么最实在的拉升关系就是你们见面,对方答应和你见面,这样关系才会推进,如果对方说病了,你不要想去安慰。
你完全可以说你在哪里,我过去带点xx去看你,虽然对方不一定会答应,但是行动对任何人来说都比说漂亮话来的实在,如果对方答应,那么就完成了聊天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邀约对方。
前几天,网上流传着一段高铁吃泡面被骂的视频。
视频中,一女子情绪激动、面目狰狞地破口大骂吃泡面的男乘客:
“不让你吃泡面,你还没完没了了是吧?”
“我让他不要吃泡面,他还吃,剩下汤居然不倒,故意在这熏着别人。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
“谁跟你好好说?你妈都不跟你好好说!你妈跟你好好说你听吗?傻逼!”
“你吃屎才喷你,你吃的是屎吗?”
“就你这种败类,以后别上高铁了!”
男乘客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一句过激的言语,而那名女子却在不停地狂骂,连一旁的孩子都被吓哭了。
其实,如果她能心平气和地跟男乘客提出自己的意见,我想那位男乘客也会去理解并寻找解决办法。
但情绪失控却让她表现得像一个泼妇,不但引起了车厢内其他人的不适,还给自己的孩子做了负面的榜样。
罗伯·怀特曾经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去努力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三,是沦为情绪的奴隶。
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
有人因为和店家发生了一点口角,就冲进厨房拿起菜刀砍人;
有人因为丈夫的一句责难,就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从5楼扔下,自己也纵身一跃;
还有人因为生活不如意,就上街殴打无辜的人,发泄情绪。
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男人在吵架后又要挽回,很多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当你深陷情绪的深渊,让理智随时被情绪牵着走,那么你离后悔就不远了。
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同时要做能控制别人情绪的人,我们的惯例背后的逻辑就是这样。
在国外有一个医学研究,工作人员询问了一百个在医院奄奄一息的老人:“你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不是后悔这辈子自己做了什么,而是没做过什么。
没有在最好的年华里修炼自己、没有冒过的险、没有追求的梦想……
你是否也习惯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靠着短期的快感和虚拟的满足感度日,常常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左右,总是这样不行动?
最可怕的是,我们即使对现状如此不满,却也没有勇气去改变。
就像《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说: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
向前一步,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共勉。
快速脱单添加微信,朋友圈每天分享脱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