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婚姻,是两座孤岛 ”
有妻子向我吐槽,她跟她丈夫明明是恋爱结婚,为什么感觉婚后感觉完全走了样。
每天早上7点开始,孩子就醒来要玩,一直缠到上班时间,下了班,她一回到家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帮婆婆收拾屋子,一刻也停不下来,吃完饭给孩子洗澡,哄睡。要到孩子睡着了,回过神来,已经又到凌晨了。
都说全职妈妈不容易,她觉得兼顾带娃的职场妈妈,才是真正的极限职业。
而丈夫天天上夜班,昼夜颠倒,夫妻只有很少的时间才能碰到交流。
丈夫出差的时候,她连大米食用油,都是自己拎上六楼的。
她经常觉得“丈夫”是不存在的,有和没有没啥区别。有时候自己累到不行,丈夫却还想要性事的时候,她甚至会觉得没老公更好。
就算丈夫在家,也是在沙发上“葛优躺”刷手机,偶尔不累的时候,她提议说“我们说会话吧”。却怎么都找不出话来。
他们一个27,一个28,明明都很年轻,却好似正在经历中年危机。
最差的婚姻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活在各自的孤独中。
她说:分手什么的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种彼此都试图挽回,却又都无能为力的茫然。
我告诉她,最近有一项调查,内容是:什么在影响人们的婚姻质量?
据调查显示,超过80%的人婚姻质量处于低水平,在统计后发现,影响这部分人婚姻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三方面:性格契合度、婚姻满意度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① 性格契合度
不合拍的性格,不走心的婚姻。
比如一个慢,一个快;一方热情,一方冷漠。
② 婚姻满意度
想法不一致,我要的你不懂。
这点就类似于“鸡同鸭讲”,彼此想要的不一样。老婆只想“貌美如花”,老公却想要老婆“赚钱养家”,反之亦是。
③ 解决冲突
缺乏沟通,一言不合就争吵。
不懂表达方式的夫妻,无论跟谁在一起,都不会幸福。
——以上3点几乎概括了所有的婚姻问题,而这都与沟通理解有着莫大的关系。
— 02 —
“ 你对家庭的牺牲,我都感同身受 ”
我的邻居却完全是另一个范本。结婚快二十年,感情很好,极少吵架,是左邻右里的好夫妻典范。
同样,丈夫也是忙于应酬。但这位邻居却从来不抱怨。晚上她老公凌晨1、2点才回来,但一听开门声,她就立刻爬起来去开门。
只见老公正扶着卫生间的门狂吐,马桶近在咫尺,但他全吐在了地砖上,溅得到处都是。邻居一边给他拍背,一边给接了杯温水让他漱口,又找出早有准备的解酒药,还给他换睡衣,然后自己去卫生间打扫。
全程没有一点不高兴。
周围人听说后,都说你真是好脾气——要是我,早就炸了。
结果邻居说,他多不容易啊!现在大环境差,生意难做,要不谁愿意把自己喝成这样?但凡舒服一点,也不会控制不住吐外面啊!
邻居说,理解了,就不会生气了。
不仅是这些小事。在大事上,邻居也特别能够包容理解丈夫。刚结婚那会,因为丈夫家境差,他们连婚礼都没办,她说我理解;刚创业那会,穷得只能住地下室,她被跳蚤盯得浑身是包,丈夫觉得抱歉,她也说我理解;后来生意好了又赔了,她还是说我理解……
她说:我老公多不容易啊,我光看着他就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了,做为“亏欠方”的他,心里该有多不是滋味啊!他也想对我好,但人能力都有限,咱也不能强求。
与此同时,丈夫也特别能够理解妻子。
知道她为了自己放弃了职场,选择在家带娃。等家里情况一好转,他立马让妻子毫无顾虑的出国深造,并叫来了自己的长辈帮忙带孩子。
他说:一直以来,我都知道你的不容易,你对家庭的牺牲,我都感同身受。
对对方的痛苦/牺牲感同身受,正是他们感情好的根本原因。
自古以来都有很多人会感慨:夫妻本是同根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其实,夫妻之间熬不过的,不是“大难”,而是事情发生的时候无法感同身受。
也不是不能“共苦”,肉体上的苦能有多苦?而是,日子本来已经很难了,却因为不能理解,无法在对方身上获得一点点的慰藉,而觉得再也撑不下去了。
众生皆苦,每个人都承受着自己的艰辛。而我懂你,就会对你的苦感同身受,纵使不能为你分担,也要在这苦里加点糖,尽我所能,让你好过一点。
— 03 —
“ 不会游泳,到了哪个泳池都会溺死 ”
美国心理学家 Susan Campbell (苏珊·坎贝尔) 把关系分为五个阶段:
(1)浪漫期;(2)矛盾期;(3)平淡期;(4)承诺期;(5)共同创造期。
太多的人以为,浪漫期,也就是看着对方什么都好的阶段,是判断有没有爱的唯一标准。过了浪漫期,开始有矛盾时,就认为关系开始破裂了,准备离开、分手。
实际上,矛盾是建立关系的必然过程,
不仅如此,矛盾也是关系升级的标志。
在矛盾发生时,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各自懂得对方的不易,并对此作出调整,才能许下承诺→共同创造。
分开、离开都很容易,因为破坏永远比建造容易,但别忘了,如果你没学会游泳,你换了哪个泳池都没有用。
曾有一位男士,婚后7年重新结识了一位比妻子年轻、漂亮的女性,激情大发,认为找到了真爱,一定要离婚。没想到才过了2、3年,他便痛苦难言,告诉我:原来跟谁都会有厌倦的时候,都会为了一些小事无休止的抱怨。
所以,就像最开始故事里的妻子一样,如果感觉到快被生活里的琐事打败了。那就更应该去懂得对方的不易。
老公昼夜颠倒,深夜应酬,本来就非常辛苦。换做是自己,怕也无可能做到更好。
婚姻是双赢的,只要先生认同太太的能力,太太尊重先生的付出,双方保持家庭的平衡,幸福是可以实现的。相反,如果先生心态不对,不尊重感激太太的付出,那么,再温柔的太太也会被逼成怨妇和母夜叉,因为在她心里,这个男人不值得被她温柔对待。
我懂你的不容易,所以发自内心地体谅你的过失,你的消沉,你的任性,你的平庸。
我不是不能生气,而是知道不该生气,舍不得生气。
懂得对方的不容易,并让对方知道,这也许才是良好亲密关系的根本。
— 04 —
“ 聪明的人,要接受婚姻的不同 ”
对于处在沟通困惑期的 妻子/丈夫,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小建议:
夫妻可以尝试每天进行一场高质量的“共情对话”——在独处时间中,尝试用对话去理解/关心对方,并让对方感觉得到。
若能好好坚持,他们之间的亲密感就会增强,感情也不容易而不是在油盐酱醋的生活中越来越淡漠。
因为这种聊天是向对方传达一个信息——我关心你,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说。
无论伴侣表达什么情绪,不要试图纠正或者消除伴侣的情绪,任何情绪都没有对错,因为情绪只是一个人的感受。评论谁对谁错都是别人的事情,而你只需要让伴侣知道,你认可他的感受。
除了认可伴侣的情绪,还需要在倾听伴侣压力时,忍住给他建议的冲动,除非伴侣正在向你征求建议。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自己应对问题的办法,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需要有人倾诉,需要另一个人给自己情感支持。
聪明的人,要接受婚姻的不同类型。
如果能够改变对婚姻的固化心态,接受婚姻的不同呈现形式,那么,很多困境就不是困境。
婚姻像生命一样,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酸甜苦辣都可能需要经历。
接受婚姻的多种类型,才能站在崭新的角度去修复婚姻。
要相信自己的坚持,相信自己有幸福的能力。更相信,只要找到方法,必定可以修复自己的婚姻。
快速脱单添加微信,朋友圈每天分享脱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