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在以往的恋爱经历中或者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那种“恋爱作精”?
什么是“恋爱作精”?先在这里给兄弟们说明一下:
“恋爱作精”指的是好的时候跟伴侣很甜蜜,但是如果对方微信没秒回,电话没及时接听,或者态度表达得不到位,就开始“暴风生气”。
越喜欢谁就越喜欢跟谁作,吵架的时候只想到对方的不好,各种无理取闹各种放狠话,事后想起对方的好又追悔莫及的焦虑型依恋。
不知道兄弟是怎么看待这些人的?或者自己是属于这种风格的人?
如果你在生活中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者你自己就有存在这些问题,那么接下来讲的你就要注意了。
今天,想跟兄弟们分享“恋爱作精”,在恋爱心理学也称为“焦虑型依恋”的相关知识以及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分离焦虑
这部分的人在情感上有一种叫“分离焦虑”的现象存在。
他们生气时都是会无理取闹,蛮不讲理,各种跟对方“作”,甚至有一些会动不动就提分手。那么他们这么做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其实这些人一般在进行“作”的行为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期待有个人能看穿他们的小心思的。
他们内心最渴望的就是:对方可以一直在,别离开。这也就是我们要说到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因为小时候不得不跟父母分开,在自我形成的过程中被迫应对分离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部分的人在面对父母的突然离开会嚎啕大哭,尽管身旁堆满了很多玩具。
即使父母回来后之后他们也无法立马停止哭泣,而且会紧紧地抱住他们久久不敢松开。
所以有分离焦虑的人在面对亲密的人的分离的时候往往就更容易焦虑和痛苦,进而就会用“作”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难过。
常常伴随焦虑型依恋人格出现的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灾难性思考”和“胡思乱想”。
例如:
他为什么不接我电话?他是不是出事了?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他是不是跟别人在一起了?
这种思考模式会把他们绕进一个漩涡,无法自拔。继而就开始做出过激的行为。
兄弟们看到这里,可以理解那些“恋爱作精”的背后逻辑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人在作的时候感受是怎么样的?
根据大量的数据研究表明,焦虑型依恋人格经常活在痛苦的自责和怀疑里。
他们一方面在怀疑和猜忌对方,一方面讨厌这样焦虑不安多疑的自己。
令他们痛苦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因为焦虑采取各种过激行为,随之而来的就是更深的沮丧感。
这种感觉会把他们包裹住,然后引发下一轮的焦虑,最后变成一个死循环。

应对方法
面对焦虑型依恋人格,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首先要有接受包容的态度,而且做时刻记住:拒绝焦虑是疗愈焦虑最好的方法。
依恋的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想改变,可以在恋爱中,亲密关系中学习互动成长来改变自己的现状。
不知道兄弟们有没有发现,其实焦虑型人格背后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安全感的缺失,最终目的还是想获得稳定的安全感。
面对这种情况,兄弟们平常都是怎么应对的?在这里有几点建议送给兄弟们:
1. 给予焦虑情绪充分的包容和认可
2. 学会跟焦虑相处,认识性格缺陷
3. 不得已爆发情绪的时候选择接受真实的情绪
4. 情绪爆发过后寻求帮助/主动给予安抚
5. 引导自己或对方的情绪往健康良性方向发展
其实所有的情绪都需要被疏导和缓解,在恋爱中的关系也是一样的道理。
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学会自处,如何构建良性的两性关系是恋爱中永恒的话题。
多从本质上去理解问题,就像我们讲的聊天技巧一样,都需要先知道它的底层逻辑和女生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得以发挥。
对于恋爱中那些无法理解地行为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先理解才能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我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