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矛盾的产生,竟然是大脑替你选了“背锅侠”?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自己正打算去做的事被别人催促了一下,就不愿意去做了?

明明你的内心正因为要不要结婚而挣扎,被父母催了一下之后,反而让你很排斥,甚至因此跟父母大吵一架。

明明你觉得打游戏时间过长会冷落女友,心里刚萌生出些许愧疚,忽然女友气冲冲的来质问你“是游戏重要还是她重要”,这时你内心的愧疚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委屈和愤怒,认为她剥夺了你应有的自由……

 

在事后往往会惊讶,自己怎么会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不要再迷惑了,那是因为你的大脑替你选了“背锅侠!”

 

对于此,陈海贤老师有个解释是这么说的:如果有这么一件事,你正在犹豫不决,那这时候你身边的人告诉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可能反而就想着我偏不怎么样!

 

这并不是所谓的“逆反心理”,而是人内心冲突的痛苦程度,要比外在的人给与你的人际冲突更剧烈,身体有对抗病毒、病菌的防御体系,那么思维里也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会主动帮助你回避内心的痛苦,自动转换成了人际关系冲突。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石乐志(失了智)

 

但这种主动回避内心冲突造成的自我痛苦,并非能成为你以“冲动”为借口去做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

 

因为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院的专家发言称:内心冲突造成的自我痛苦,其宣泄过程是不由自主的,是大脑主观行动的,而且人是具有一定的自控力的,该自控力比内心痛苦的释放更强。

 

这下明白了吧?

 

通过专家们的论证,我们可以把它们用到很多事件中加深理解。

 

CCTV曾播放过的一则法律栏目中,乡下女人小芳经常被酗酒的丈夫家暴,而每次丈夫对她施虐后,都会跪下来痛哭流涕祈求她的原谅,并表示忏悔和补偿。

 

小芳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他,但小芳的丈夫王某却变本加厉,只要他心情不舒坦就会饮酒,饮酒就必定家暴,而且小芳越是求饶,他越会打得更凶,最终在某一次的激烈冲突中,忍受屈辱和鞭打多年的小芳一刀刺死了她的丈夫,投案自首。

人和人的矛盾的产生,竟然是大脑替你选了“背锅侠”?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清楚什么是“披着冲动和失去理智行恶事”和内心冲突所造成的痛苦转移,引发人际关系矛盾。

 

所以你看,本质上我们不是真的与别人有什么矛盾,只是你的大脑替你选了“背锅侠”,主动的把你内心的痛苦冲突,转移到了社交关系上,让你找到了一个情绪的宣泄口,但这样做的后果也同样严重,因为你毁掉了一份危及你自身的社交关系……

 

那么面对着这样的情形,我们该如何去挽救,或者说如何从一开始就学会克制“内心痛苦的转移”,不让它转移到同事、朋友、家人、爱人身上呢?

 

1、在自我暗示中加入“保留意见”这四个字

 

什么是自我暗示

通俗的讲就是自己给自己鼓励,自己给自己一个期许。

“我能行,我可以,我今天没问题,这个事情我认同!”

自我暗示是潜移默化,经过长时间时间训练而产生的反馈心态,可以成为行动中的助力。

而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碰见很多“恶心的事”、“愤怒的事”、“让人反感和厌恶的言论”等情况,在遇见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自我暗示,即加入“保留意见”四个字。

不要急着开口,也许事情并非你所看见的那样简单;

不要急着下结论,也许事情还会继续反转成另一面;

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给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拥有独立且自由的思想。

正确做法是:保留你的意见,通过长期的自我暗示(训练),每天告诉自己克制冲动,想说什么要确保它不会伤害到站在不同角度的人群,在没必要阐述时,请保留你的意见。

 

2、学会情绪的控制

 

情绪三因素学说由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组成。

其中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认知,就是你的所见所知,你的固有思维,你的经验之谈,也是你谈某件事的角度。

控制情绪的关键在于,拓宽你的认知,增加认知的“面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认知是一杯带有异味的水,那么你会对所有的水都戴上有色眼镜,认为水都是充满异味的。

可如果你的认知是一片海,那么一杯充满异味的水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你尝过一片海里每一滴水的味道。

情绪控制的方法是:

增强知识储备、提高眼界,书本是提高认知的最佳途径,有哲人说过,如果你觉得寂寞、空虚、愤怒,那么不如去看看书。

做你自己的主宰,每当要发脾气时,你可以把愤怒想象成moba游戏(王者农药类),控制情绪就等同于推掉对方的防御塔,让脾气和愤怒彻底被你打败,可以尝试着跳脱出当前的思维,告诉你自己,只有你想生气才可以生气,你不想生气就不要生气,不要被情绪主宰你!

保持你的乐观,我们总是能发现一些人活得十分惬意和开心,即便生活充满了磨难,乐观是情绪控制的重点,如果遇到事情都能提出乐观的某个点,那么你将是个情绪控制的好手!

例如你被小偷偷走了钱包,仅剩下裤兜里的200元钱,悲伤的人会大喊大叫,愤怒且疯狂,而乐观的人则会嘿嘿一笑,还剩下200块钱呢!

3、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在面对着长辈亲族、同事领导、爱人时,我们往往会刻意压制着自己内心的想法,强迫自己去认同他人,当觉得实在无法认同时,矛盾就会频发。

殊不知你其实从未把所有的心里话心平气和的说出来,只有在矛盾时才能嘶吼出来那些压在心底的心里话,但这样又会被对方误以为是你的气话,并不能引起重视。

所以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更为重要,任何人都是自主的主体,每个人的思维都不相同,所以你即便认同了别人的忠告,也不一定适合你,而你内心的想法,才是你真正的渴求。

“催婚”为例,当父母催促你结婚时,你可以明白地告诉他们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我觉得现在还早,我会努力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但节奏不会太紧迫,在人生的规划里,XX岁才是我觉得最适合的年龄。

如果你的想法依旧不被认同,那么你大可以自己在这件事上做决定,跟父母讲清楚,未来的幸福是你自己的,他们没办法代替你,然后依靠着自己独立的经济,为自己的幸福买单吧!

说起来内心痛苦所导致的冲突转移成人际关系矛盾,往往发生在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受过相关知识的训练、年轻化的人群身上,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要缓解内心痛苦的程度,使其不会被扩大化,兄弟们,学会了吗?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